中文基督教大典
Advertisement

祭壇(希伯來文:מזבח,mizbe'ah,"一個地方的犧牲")是焚燒祭物的地方,代表人類對「大自然不可解釋」的敬畏和崇拜,後來祭拜先人也用祭壇,以示尊敬。

古今很多宗教都普遍使用祭壇。他們出現在許多文化中,特別是在宗教是基督教佛教印度教神道教道教等宗教。祭壇往往在神殿裡發現,可說是最早的建造物之一。

聖經中的最早的祭壇通常用(鑿過或未經加工的)石塊築成。但在某些情況下,一塊大石已足夠使用了(士十三19~20;撒上十四33~34)。

舊約時代,希伯來人在沙漠地漂泊,為了方便搬運,祭壇的結構是用皂莢木材製造的空心正方形(長寬都是5肘,高3肘),四面有壇角,外面以青銅包裹,並有青銅製造的網柵。此外還有好些用具(鏟子、盤子、肉鍤子、火鼎),來處理祭肉和灰燼。祭壇和約櫃一樣,也是安裝了環子和槓,以便搬運。雖然及不上約櫃聖潔,祭壇依然是神人之間的接觸點,因此安置在聖幕外院的軸心上。

可以在此事奉的人,限於亞倫祭司家族;其功用是使百姓與豐饒之立約應許和應許之地相連。百姓藉獻祭公開承認神所賜予的豐盛。因此,祭壇使他們與保佑和賜福他們的大能,進入契通的關係。 [[Category: ]]

Advertisement